經濟發展的版圖中,房地產市場始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領域。3月9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民生主題記者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的發言如重錘落地,為穩定房地產市場定下了堅定基調,“堅決穩住樓市”的表態,不僅是對市場的有力提振,更預示著一系列影響深遠的政策變革即將開啟,關乎每一個懷揣住房夢的國人。
樓市回暖,曙光初現
倪虹部長指出,當前房地產市場已呈現出積極向好的變化態勢。去年四季度,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實現正增長,這一轉變打破了此前市場的低迷預期,為行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進入2025年,1、2月份市場延續了止跌回穩的良好勢頭,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繼續上漲,一、二、三線城市同比降幅持續收窄。這些數據猶如市場的晴雨表,清晰地表明樓市正逐步走出低谷,信心得到有效提振。
穩市“組合拳”,拳拳到肉
為進一步鞏固樓市向好成果,住建部將從四個關鍵方面精準發力,打出一套穩樓市的“組合拳”。
鞏固政策“組合拳”效果
降息、增貸、減稅等政策的積極效應將被充分釋放,讓更多百姓從中受益。持續推進“保交房”工作,這是穩定市場信心的關鍵。此前,部分樓盤交付問題引發購房者擔憂,如今加大“白名單”貸款投放力度,只要符合條件的房地產項目,都將納入“白名單”,給予有力融資支持,確保項目順利建設交付,讓購房者不再為交房問題憂心忡忡。以武漢為例,當地通過購房券安置政策,既幫助居民改善居住條件,又有效促進了房地產市場的流通。
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
在2024年新增100萬套的基礎上,改造規模將繼續擴大。推進貨幣化安置,讓城中村居民有更多自主選擇權,早日實現安居夢,同時也有助于消化存量商品房。河南鄭州加大城中村改造貨幣化安置力度,不僅改善了居民生活環境,還帶動了周邊商品房的銷售,激活了區域房地產市場的活力。改造過程中,將因地制宜,采取拆除重建、整治提升、拆整結合等多種方式,讓老舊城區重煥生機,提升城市整體形象。
推進收購存量商品房
支持地方在收購主體、價格和用途方面自主決策,收購的商品房將優先用于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安置房、人才房、青年公寓和職工宿舍等,優化住房資源配置。這一舉措既能盤活存量資產,又能完善住房保障體系,讓住房資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滿足不同群體的住房需求。
改革完善商品房基礎性制度
對商品房開發、融資、銷售等基礎性制度進行改革完善,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住房需求 。從規劃設計到施工建設,再到銷售管理,全流程優化升級,開啟住房新時代,提升居民居住品質。
未來展望,機遇與挑戰并存
隨著政策的持續推進,未來房地產市場有望更加穩定,購房者也將迎來更多機遇。在政策的保駕護航下,房地產市場將朝著更加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無論是剛需購房者還是改善型需求者,都可能在這一輪政策調整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家園。然而,在政策落地過程中,也可能面臨一些挑戰,如地方執行力度的差異、市場供需結構的平衡等,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方共同努力,協同推進。
住建部“堅決穩住樓市”的決心和舉措,將深刻影響2025年乃至未來房地產市場的走向。在這場樓市變革中,每個人都將是見證者和參與者,讓我們拭目以待,共同迎接住房新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