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思享會“全球化高端對話”論壇現場
當前,全球科技變革與產業升級浪潮疊加,中國企業正加快出海步伐,從規模擴張向高價值增長轉型,成為全球經濟的重要驅動力。
近日,在“OPPO思享會”全球化高端對話論壇上,國際分析機構IDC發布《駕馭全球浪潮,終端廠商出海與未來藍圖》報告。報告顯示,近年來全球智能手機中高端市場份額收縮,但中國廠商正進一步影響全球高端市場,2024年OPPO在全球中高端市場份額排名第一(450-500美元);此外,過去十年OPPO累計市場份額全球第四,中國第一。
IDC全球及中國副總裁王吉平在OPPO思享會分享全球手機市場趨勢
會上,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國發院經濟學教授周其仁,上海外國語大學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教授施展及正和島副總裁、總編輯陳為,與OPPO高級副總裁段要輝,OPPO海外營銷服總裁張洲川,圍繞“2025全球化——新征程與新突破”深入探討中國企業的出海之道,力求為中國企業全球化提供新思路。
以科技惠及天下,開創中國企業全球化新范式
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國發院經濟學教授周其仁在OPPO思享會現場
交流中,周其仁認為,中國企業“出海”已邁入新階段:從最初的“村里辦的要出村,鎮里辦的要出鎮”的本土擴張,到如今跨國界、跨文化的全球布局,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內涵已發生深刻變化。周其仁認為,早期的產品出口模式已無法滿足企業發展需求,更深層次的挑戰在于海外辦廠和全球化運營。他提出,企業“出海”的關鍵應從追求“更多客戶”轉向尋求“更好客戶”,要為企業健康而出海,而不是份額或者規模。
“周教授提到的從村里走出去,OPPO深有體會。”段要輝回憶道,“我們的起點是東莞長安鎮的烏沙村,20年前,村里一家酒店的標語寫著“讓世界了解烏沙,讓烏沙走向世界”——如今,OPPO和許多從烏沙村走出的企業,真正實現了這一愿景。”對于企業“健康出海”的理念,他則進一步闡釋:“企業的健康不僅體現在市場份額或規模,更在于能否與社會、員工、股東的發展形成協同。只有實現多方共贏,全球化才能可持續。”
OPPO海外營銷服總裁張洲川表示,OPPO成立之初便開始整合全球資源、瞄準國際市場,可以說OPPO是“天生全球化”。但OPPO全球化的初心不是為了賺錢,是秉持著“科技為人,以善天下”的使命出發,“以善天下”的“天下”就是“全球化”。我們努力為當地的消費者、員工、合作伙伴,乃至當地產業和社會發展,帶去實實在在的價值,也實現了更健康長久的發展。
OPPO海外營銷服總裁張洲川分享OPPO全球化經驗
出海十六年,OPPO早已從單一產品出海,發展為產品、技術、品牌、文化乃至產業鏈的全面出海。業務覆蓋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業務貢獻占比近60%。
施展認為,所謂"去全球化"主要存在于政治層面,反而促使企業加速國際化布局。“政治層面的壁壘恰恰逼迫企業必須“走出去”,同時保持與中國供應鏈的緊密聯系,形成更具韌性的新型全球化模式。”同時他還強調,中國企業出海不僅能有效應對貿易順差過大帶來的國際壓力,還能促進當地就業和消費能力提升。以OPPO在印尼的實踐為例,其本地化運營既拉動了當地就業和消費水平,也為中國消費品開拓了新市場。
以用戶需求為原點,用好產品、好服務邁向全球高端化
會上,大家一致認為,企業全球化的根本立足點是客戶。正如張洲川所說,全球化沒有標準答案,用戶才是唯一的答案。正是這些用戶反饋,讓OPPO更堅信一定要做好設計,做好品質。他強調:"OPPO出品,必須是精品,即使是低價位手機,也要做出高品質感。"無論是全球化整體戰略、細分國家市場策略還是本地化運營策略的制定與落地,OPPO都致力于為全球消費者提供更貼近需求的卓越體驗。
OPPO堅持"Glocal"全球化戰略(即戰略全球化、運營本土化),每個國家的local組成了全球的Glocal,以確保高效協同全球資源,靈活響應各區域市場需求。在70多個國家市場,OPPO并非直接復制國內經驗,常常是完全新的開始、新的打法,將每個國家市場的策略重做一遍,以靈活適應不同市場的用戶需求和文化。在本地化運營方面,OPPO從產品創新、生產研發、銷售服務到品牌營銷堅持全鏈路本地化深耕,每一環節都為更好地服務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