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風向聚焦于中國,中國設計反哺于全球,這就是上海車展的當下意義。
波譎云詭的2025年,整個世界似乎正滑向“孤島割據”的反全球化格局。
做為全球汽車工業的風向標“2025上海車展”,眾多加盟中國車企的“海派設計師”,都將帶來他們的最新作品。上海作為“東方巴黎”的歷史積淀與現代創新力,仍然折射出中國汽車工業的生命力和“全球焦點”符號意義。
1843年開埠以來,上海一直是中西文化交融的樞紐,其“海納百川”的城市精神與國際化視野,吸引了全球頂尖人才。在汽車領域,這種特質被進一步放大。
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和汽車出口國,2024年出口量達585.9萬輛。跨國品牌若想保持競爭力,必須深度融入中國本土的電動化、智能化浪潮。奧迪引入華為智駕技術,奔馳寶馬的中國團隊話語權加大,豐田“鉑智3X”和日產的“N7”由中國工程師和設計師主導。
世界風向聚焦于中國,中國設計反哺于全球,這就是上海車展的當下意義!
中國車企和品牌一直在吸納“海派設計師”,很大程度上,這些跨國車企的設計精英們,不但重新詮釋中國設計元素,更在學習中國文化思維,給全球汽車設計注入新的力比多和荷爾蒙。其實,問界M9、、極氪9X等車型的設計語言,已經完全能PK國際豪華品牌了。
上海車展正在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的“產品秀場”、“技術孵化器”和“創新試驗場”。“海派設計師”需在文化差異中尋找平衡,中國品牌則需避免設計同質化,強化品牌辨識度。本質上,這是全球汽車產業重心東移的縮影。
甭管老幫菜和老逼登們玩什么“再次偉大”,中國總是敞開胸襟,客官您上座,繼續在這個亂紀元的時代扮演“全球會客廳”角色。看看“海派設計師”都端上來了什么好菜?
1、 約瑟夫·卡班
原大眾集團設計總監,布加迪威龍原創設計師,2025年加盟上汽。
參展作品有榮威“中國珍珠”概念車(SUV與加長豪華轎車雙概念),以“PEARL OF CHINA”為核心理念,將東方美學與科幻元素結合。有消息稱,卡班還為上汽MG設計了一款新能源“方盒子”Cyber X,這是他童年時期的“夢想之車”,非常令人期待。
約瑟夫·卡班的設計精髓是,實用與優雅并重,融合多元文化,展現品牌特性。他推崇簡約風格,將波西米亞元素融入汽車設計,還以東方美學為靈感,為不同品牌打造出既解決實際問題,又富有情感魅力的經典車型。
2、史蒂芬·西拉夫
原賓利設計總監,歐陸GT和敞篷版、飛馳和添越的設計師。目前是吉利極氪的設計負責人。
他已經設計過極具魅力的極氪007和GT,極氪009和光輝版。車展上,最重磅和讓人期待的作品是極氪9X,被稱為是“杭州灣庫里南”。
史蒂芬·西拉夫的設計風格是將運動氣質融入豪華造型,注重優雅簡約的造型、富有張力的外觀和臻于完美的細節。其設計理念是基于品牌價值進行設計,既傳承品牌基因,又保持遠見,引領設計潮流,打造超越功能性的汽車空間。
3、胡安馬·洛佩斯
原法拉利、蘭博基尼設計師,2024年加入小鵬汽車。
參展作品有2025款小鵬X9,升級“明日星艦”設計語言,風阻系數0.227。不過,他加盟小鵬后的最佳作品,應該是MONA M03,這款擁有全球最低風阻系數0.194的純電掀背轎車,不但好看酷炫,而且賣爆了。
胡安馬·洛佩茲的設計風格注重將外觀設計感與功能性相平衡,擅長塑造具有雕塑感、肌肉感的外觀,內飾設計追求科技與豪華的極致融合,通過設計讓汽車成為兼具美感與實用性的藝術品。
4、沃爾夫岡·艾格
這位奧迪前設計總監已經是中國車主的老朋友了,他2016年就加盟了比亞迪。之前他的重要作品包括阿爾法羅密歐156、奧迪R8等。
艾格改變了比亞迪的美學基因。“龍顏美學”是他最早的中國風概念設計,已經成為比亞迪中低端車型的標準神態。當然,隨著仰望、方程豹、騰勢的高 這一次上海車展,領克900應該是大型SUV中最具吸引力的作品之一。
“用賽博刀鋒解剖未來!” 應該是史蒂芬·羅森在安全設計與北歐極簡風中解放出來的全新美學觀念,以“量子裂隙”為靈感,用冰冷金屬與生態熒光演繹“機械與生命的暗黑共生”。他似乎在追求“讓車成為后AI時代的矛盾圖騰”,即犀利又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