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V這個品類在幾年前,靠譜的選擇可以說是寥寥無幾。比如說,豐田阿爾法,無論是價格檔次還是舒適性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但是這兩年呢,隨著中國品牌新能源車的迅速崛起,大家也發現了MPV不但是價格高、動力差、操控飄、科技落后的工具車,消費者在選擇的時候也拋棄了,貴就是好的傳統,開始考察車輛的新能源化配置以及科技性。
今年向大家介紹一款,來自中國品牌的MPV銷冠——D9。
在 2025 年第一季度的 MPV 市場競爭中,騰勢 D9 以 26945 輛的累計銷量成績強勢突圍,市占率一舉突破 40%,將 等傳統勁旅遠遠甩在身后。這款明星車型的成功絕非偶然,而是技術革新、產品力升級與用戶價值重塑共同作用的成果。
- 從“挑戰者”到“定義者”,騰勢D9的技術突圍戰
騰勢D9的銷量神話,本質上是一場對傳統MPV價值的重構。過去,高端MPV市場長期被貼上“商務專屬”或“家用妥協”的標簽,而騰勢D9用“可城可野,宜商宜家”的全能定位,直接切中了當代用戶的多場景需求痛點。這種定位的落地,離不開兩大核心支撐:技術平權化與體驗無短板。
說到技術,騰勢D9可是拿出了真本事。續航與能耗的雙向突破是它的殺手锏——混動版本搭載第五代DM技術,以1100公里綜合續航、5.85L饋電油耗,極大解決MPV“油耗焦慮”;純電版則用800V高壓平臺和雙槍超充技術,讓充電效率提升40%,直接對標燃油車補能速度。
而在懸架系統的“智能進化”上,云輦-C智能阻尼懸架系統通過每秒近千次的動態調節,兼顧顛簸路面的舒適性與高速彎道的穩定性,其預瞄功能甚至能提前掃描路面,讓車身動作“未卜先知”,這種“預判式駕駛”體驗讓不少用戶直呼“黑科技”。
更絕的是智能駕駛的降維打擊。全系標配的“天神之眼”高階智駕系統,以32個傳感器實現城市領航、智能泊車等功能,甚至讓新手也能輕松駕馭5.2米車長的大塊頭。
這些技術并非簡單堆砌,而是圍繞用戶真實場景進行整合——比如二排航空座椅的16點按摩功能與三排滑軌設計,既滿足商務接待的儀式感,又為家庭出行提供靈活空間。傳統MPV還在糾結“選舒適還是選空間”,騰勢D9卻用技術實現了“既要又要”的平衡,直接把行業競爭拉到新維度。
- 從MPV王者到全能輸出者
2025上海車展上,搭載云輦-M的騰勢Z概念跑車驚艷亮相,揭示出品牌的更大野心:通過線控轉向、全線控底盤等技術,將MPV領域積累的智能駕駛經驗反哺性能車市場。
這種跨品類的技術遷移,不僅打破了“MPV廠商缺乏操控基因”的偏見,更預示著騰勢正從單一車型的成功,轉向全球汽車技術標準的參與制定。
據不少媒體披露,騰勢 2025 年將要發布的 6 款新車,除了已經亮相的騰勢Z這款跑車外,還有中大型車、大型MPV等改款新車,真的令人期待滿滿,如此全能輸出的技術派大佬,干活多多,怎能不愛?
- 電動EV:
當傳統車企還在為MPV的"工具屬性"爭論不休時,騰勢D9用40%市占率寫下了新答案:真正的顛覆從不在配置表上,而在對用戶需求的系統性解構中。
從第五代DM技術終結油耗焦慮,到天神之眼智駕系統讓五米車身靈活如轎跑,每個技術突破都在重塑MPV的價值坐標系;從碾壓 GL8 的銷量奇跡,到騰勢 Z 概念跑車的跨品類破圈,再到2025 年將要發布 6 款新車的密集布局......
騰勢正以 MPV 為起點,向全球汽車工業證明:中國品牌不僅能改寫細分市場規則,更能在技術深水區蹚出一條 “全品類領跑” 的新路徑。
2025 年的騰勢,早已超越一款車型的成功,成為中國智造向上突圍的鮮活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