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個詞形容2025年上海車展上的上汽,“忙碌”遠遠不夠。全品類的新品發布、合資2.0戰略宣示、產業鏈合作簽約、展臺規模再創新高……一系列動作,讓這家傳統合資巨頭成為行業焦點。
但如果仔細觀察,最值得被單獨拿出來討論的,唯有一輛——。
如果不是在車展現場親眼看到,大概很少人會相信這是一輛大眾車。
一輛大六座、全尺寸、純電+增程動力、智能后輪轉向、吸頂影音、女王副駕的 SUV。一輛將智能科技和豪華舒適感堆到極致的概念車。
更令人意外的,是它來自大眾——那個曾在無數場合堅稱“不做增程”的大眾。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是現在?為什么是增程?為什么是一輛上汽大眾主導的大眾車?
這些問題的答案,恐怕不是一句“順勢而為”可以解釋的。ID.ERA的出現,是一次姿態的徹底轉換,也意味著,一家合資車企,終于開始認真地回答:“如何用未來之車參與中國汽車競爭的下半場?”
換句話來說,在這場看似喧鬧的秀場里,ID. ERA,是最能看見上汽大眾真正變化的一面鏡子。
主動求變,ID.ERA是上汽大眾新能源戰略的關鍵支點
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當下,單一動力技術已經無法涵蓋用戶日益多元的需求。上汽大眾早在戰略層面就做出布局:油電同進,全勢能并舉。而ID.ERA,就是這場布局里,開出的第一張王牌。
新能源時代,不是單一技術主宰的時代,而是多種技術并行、多樣用戶需求并存的時代。上汽大眾在這一點上,選擇了更務實、也更復雜的道路——油電同進、全勢能布局。
ID.ERA,是這一選擇最具象的開端。
這款由上汽大眾主導開發的全尺寸增程式SUV,并非倉促推出,而是深思熟慮后的主動選擇。
ID.ERA搭載EA211 EVO II 1.5T發動機,應用了保時捷技術體系下的VTG可變截面渦輪和深度米勒循環技術,兼顧高效與低油耗。在內部臺架測試中,這套系統在饋電狀態下的平順性與油耗表現,都達到了德系車嚴苛標準。
不僅如此,底盤工程團隊還為ID.ERA配備了后輪轉向、雙腔空氣懸掛、智能路況預判功能,首次在大眾平臺上實現了“豪華底盤配置下的大型增程SUV”。
ID.ERA的出現,有兩個關鍵信號值得特別注意:1)它打破了“德系品牌不做增程”的自我設限,意味著上汽大眾真正愿意為中國市場做出底層技術選擇調整。這種變化,一定來自于中國合資企業上汽大眾而不是大眾方面;2)它將新能源戰略落點,從單純動力轉向了“動力+智能+體驗”的復合式競爭。
如果說傳統的ID家族(ID.4 X/ID.6 X)是大眾探索純電路徑的試探,那么ID. ERA,則是上汽大眾新能源時代真正的戰略定錨。
合資2.0,不止是新車,而是全體系能力重構
理解ID.ERA,不能只停留在產品本身,而要透過它,看見上汽大眾體系演變的深層脈絡。
傳統的合資模式,是技術引進+本土制造。合資2.0時代,必須是本地定義+全球共創。這不僅是模式的變化,更是權力結構和價值鏈重構的開始。
ID. ERA正是這種體系重構的產物。
開發周期縮短到24個月,不是單純靠“加人加班”堆出來的,而是流程再造的結果。串聯式開發模式被徹底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動力系統、智能座艙、輔助駕駛等模塊的同步定義、同步開發、同步驗證。
更深層的變化,是產業鏈整合。
ID. ERA背后,是一張由本地科技企業織就的新型協作網絡:
·寧德時代提供定制化電池系統;
·Momenta賦能城市+高速融合智駕;
·火山引擎助力座艙多模態交互;
這不是簡單的零部件采購,而是一次體系級協同創新。
行業觀察人士指出:“ID. ERA證明了,不是所有合資企業都必須慢半拍。只要體系革新到位,合資企業完全有可能在新能源智能時代實現自我加速。”
更重要的是,ID. ERA只是開始。到2030年,上汽大眾會推出超20款新車。26年底前率先推出10款、含7款新能源產品,全產品布局將涵蓋純電、插混、增程多個領域。體系煥新帶來的,不是孤立的明星車型,而是一整條能夠自我進化的產品鏈路。
ID. ERA,承載上汽大眾對未來智能出行的理解與承諾
智能化,不是新車發布會上炫耀的大屏幕數量,也不是配置清單里堆滿的新功能,而是車輛與用戶之間關系的質變。
ID.ERA在這一點上,走得比以往任何一款上汽大眾車型都更遠。
首先是智能駕駛系統。
ID.ERA配備的新一代城市+高速融合智駕系統,基于Momenta算法架構,支持點到點全場景輔助駕駛,并預留了無圖化能力。
其次是智能座艙。
Smart Surface一體化交互屏、AI情緒識別系統、四區自然語音助手共同構建了真正的“場景智能”——不僅僅是功能響應,而是情緒感知、狀態理解,真正讓汽車成為移動空間中的智能伙伴。
最后是底盤智能化。
后輪轉向、雙腔空氣懸掛、智能路況預判系統,三者協同工作,使ID.ERA在舒適性、靈活性、操控性上達到了新的平衡點。這種調教標準,放眼整個大六座增程SUV市場,依然極具競爭力。
智能化,不只是讓汽車更聰明,而是讓汽車更懂人。
ID.ERA,正在以一輛概念車的形式,提前演示上汽大眾對未來出行體驗的理解和想象。
很多人在看待上汽大眾時,仍然抱有一種慣性印象:體系力強,但變革慢。
但ID. ERA用實際行動打破了這種刻板印象。
它證明了,上汽大眾不僅能適應新能源與智能化的變革,還能主動進擊,用體系重構帶動技術躍遷,用本地洞察推動全球資源融合。
更重要的是,ID. ERA不是上汽大眾在新能源賽道的一次孤注一擲,而是一次戰略上的提前布局,一次體系能力的整體升級,一次品牌認知的重塑開篇。
合資2.0時代,最難的不是技術轉型,而是自我認知的更新。上汽大眾,正在用行動告訴所有人——它不僅準備好了,而且已經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