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以“智駕”為核心的各類輔助駕駛功能,正逐漸成為消費者比較在意的產品點,一些車企也順勢以“智駕平權”的旗號宣稱要智駕普及,開始將所謂的“高階輔助駕駛技術”下放。
但平權固然是好事,前提是對于輔助駕駛這個事關駕駛安全的重要功能來說,其實際表現是否安全、可靠才更重要。
所以我們最近也做了一個對比,找來兩款在輔助駕駛功能普及方面比較不錯的產品,同時也是20 萬級熱門的插混 SUV —— 08 EM-P和比亞迪唐 DM-i。
兩車分別搭載的千里浩瀚 H1 和天神之眼 C 輔助駕駛系統,具體表現如何?請看下方視頻。
兩臺具體對比車型,分別是領克08 EM-P2025款 220四驅性能Halo和比亞迪唐 DM 2025款 智駕版 DM-i 115KM 旗艦型。
作為同樣的20萬級中型混動SUV,兩車首先在輔助駕駛方案上就有所不同。
領克08 EM-P是搭載億咖通?天穹 Pro 計算平臺,集成了兩顆黑芝麻智能的華山 A1000 芯片,不僅算力更高,同時還是互為冗余的雙套系統和安全島校驗機制。
這種雙芯片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安全備份,能有效降低極端突發情況下的風險,對于系統安全性更為在意。
比亞迪唐 DM-i則搭載英偉達Orin-N方案,雖然系統整體算力相比領克08 EM-P略微遜色,但感知方面配置稍高一些,ADS攝像頭采用了前置三目方案,其他傳感器配置則和領克08 EM-P保持一致。
不同的輔助駕駛方案在實際表現上區別如何?
我們整個測試分為了“安全、高效、舒適和泊車”四個維度進行的一場全方位對比。
在高速領航測試環節,我們選取了上海車流量較高的幾個高速路段,途徑滬翔、嘉閔、申嘉湖多個高速快速路,全長 52.6KM。實際體驗下來,兩車表現還是有所差異的。
比如雖然感知硬件配置更高,但實際體驗中,比亞迪唐 DM-i的三目天神之眼 C 系統表現并沒有預想中的出色。
高速領航測試過程中,會頻繁出現變道時猶豫不決而導致失敗的情況,前后達到了 5 次,在直線車道行駛時,還會出現輕微的左右畫龍現象,多少也會給駕駛者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
相比之下,搭載千里浩瀚 H1系統的領克08 EM-P雖然感知方面硬件稍遜色一些,但實際能力還挺意外。
比如高速領航測試過程中,即使旁邊車輛突然有變道的傾向,領克08 EM-P也能及時作出反應。
在整個 50 多公里的行駛路程中,車輛也始終能牢牢行駛在車道線中間,不會出現車輛畫龍或者偏左偏右的情況,整個輔助駕駛系統帶來的安全感是很足的。
提到安全感,這里額外提及一點可以體現領克08 EM-P輔助駕駛系統對于駕駛安全性的看重。
比如,很多其他車型在開啟輔助駕駛時如果駕駛員短暫脫手,導致系統退出,那么駕駛員再繼續重啟即可。
但是領克08 EM-P搭載的千里浩瀚 H1 輔助駕駛系統,一旦檢測到駕駛員長時間脫手,本次駕駛過程將無法再次開啟,必須要到下一次用車時才能啟動。
雖然這種懲罰機制一定程度破壞了用戶體驗,但對安全性的看重,潛移默化地也會強化車主自身的安全意識,是值得點贊的。
除了安全性,兩車在實際測試中輔助駕駛系統的效率也不同。
整體上,領克08 EM-P搭載的千里浩瀚 H1 和比亞迪唐 DM-i搭載的天神之眼 C 均展現出不俗的實力。
例如全長 52.6KM的測試道路,除過收費站時會出現短暫的降級情況外,在其他場景下均保持穩定,無降級現象發生。
兩車功能啟用里程占比之高,均達到了 99%,同時,匝道匯入、匯出的成功率也都實現了 100%,這足以表明兩車在高速 NOA 場景下的成熟度已然很高。
不過即便如此,領克08 EM-P相比比亞迪唐 DM-i仍快了近 1 分鐘到達終點。
原因就在于變道積極性。
相同路程中,比亞迪唐 DM-i的變道總次數 27 次,變道失敗次數高達 5 次。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旦比亞迪唐 DM-i變道至最左車道,后續的變道次數便會顯著減少,且在變道決策過程中猶豫不決,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其變道決策系統仍有優化空間。
反觀領克08 EM-P,變道總次數28 次,變道失敗僅有1 次。變道風格上,領克08 EM-P表現得相當積極,且穩定、精準而果斷,這種高效的變道策略,也就使其能更快到達終點。
尤其是在舒適性上,盡管領克08 EM-P更快抵達終點,但舒適性體驗也不差,甚至對比比亞迪唐 DM-i還好很多。
比如兩車在變道時,比亞迪唐 DM-i常常伴隨著剎車動作,由于其底盤調校本身較為柔軟,每次剎車力度稍重時,車頭就會出現明顯的點頭現象。
此外在略帶彎道的路段,可能是系統誤判前方有車輛存在,比亞迪唐 DM-i還多次出現毫無征兆的突然誤觸發減速動作。
對比之下,領克08 EM-P即便遇到多次車輛 cut - in 的情況,其剎車過程也更線性平穩,完全避免了車頭點頭的不適。在變道中也不會出現突兀的剎車介入,超車加速時則表現得十分平穩。
可以說,無論是先天的底盤調校水平,還是在應對 cut - in、變道場景時的輔助駕駛表現,領克08 EM-P確實都讓人更具安全感、信心感。
除了高速領航測試,我們也對比了泊車場景下兩車的表現,比較有意思的是,對于普通停車位,兩車都能輕松應對。
但是,對于類似旁邊有柱子,地面還有排水井的這類復雜車位,比亞迪唐 DM-i 3 次嘗試均不成功,第一次直接未識別,第二、三次雖大致擺正車身卻中途突然退出。
而領克08 EM-P不僅識別迅速,且 2 次揉庫便精準入庫,厲害了。
寫在最后
從安全、高效、舒適到泊車,可以看到領克 08 搭載的千里浩瀚 H1 輔助駕駛系統不僅在變道時剎車油門調教這類細節上做得更好,在對安全性的把握上也更值得稱贊。
當然比亞迪唐 DM-i搭載的天神之眼C輔助駕駛系統,大體上表現也并不差,但是在變道策略、舒適性調教上,還需要細細打磨。
其實智能電動時代,智能駕駛相比智能座艙的關注度始終會更高,原因大家也知道,智能座艙做得不好,最多也就是用車體驗差點。
而一輛車的輔助駕駛能力,如果與車企的宣傳或是消費者預期相差太多,將會直接影響到駕駛安全性。
雖然如今車企宣傳所謂的“智駕平權”,但真正值得關注還是輔助駕駛本身的能力,是否安全、可靠,讓消費者體驗之后是否更有信心和安全感,畢竟對于高品質的輔助駕駛體驗,市場也始終都是歡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