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比亞迪海鷗、五菱繽果上市后,6-10萬元價位的電動小車市場被引爆,之后吉利星愿、埃安UT、東風納米01等一系列車型,又進一步壯大了這個細分市場,規模已經遠超曾經宏光MINIEV、QQ冰淇淋、吉利熊貓等3-5萬元價位的電動微車。
如今6-10萬元電動小車市場是怎樣的格局,各款車型中,各方面的產品力和性價比有何差異,今天我們就深入了解下這個細分市場。
01
6-10萬電動小車市場現狀如何?
如果沒關注最近銷量榜單的話,提到10萬元內的電動小車,很多人應該還會覺得最暢銷的是比亞迪海鷗,而實際情況是,今年前幾個月吉利星愿都壓過了海鷗一頭,成為6-10萬元電動小車銷量第一。
▲國內銷量還是星愿更勝一籌
如上表,星愿、海鷗4月份的上險量都超過了3萬輛,遙遙領先同價位的其它競品。五菱繽果4月銷量1.15萬輛,之后的埃安UT、納米01,都只有4、5千輛的水平了。
雖然繽果已經被海鷗、星愿遠遠甩開,但是五菱的宏光MINI,依然是10萬內銷量最高的電動車型,4月份達到了2.9萬輛,在其主銷的3-5萬價位里,吉利熊貓mini 3月銷量1.8萬輛,長安Lumin是1.3萬輛,都比宏光MINI少一大截。
把宏光MINIEV、長安Lumin等3-5萬的微車算在內,10萬元內電動小車、微車的市場規模,單月銷量規模能接近20萬輛,差不多接近全部純電車型銷量的三分之一。
細分市場的現狀如此,接下來我們看看6-10萬元的這5款車型,各自產品力、性價比如何。
02
尺寸:小到A00、大到A-級,價位相近、尺寸差異明顯
對于10萬元內的這些電動車型,我們平時習慣于統稱其為電動小車,某頭部汽車垂直媒體平臺對本文5款車型的級別定義,也都是“小型車”。但實際上它們的尺寸差異是很明顯的,今天聊的5款車型,甚至可以說沒有任何兩款算得上完全對等。
如上表,尺寸最小的比亞迪海鷗,軸距2.5米整、車長不到3米8,是典型的A00級微車;稍大點的五菱繽果,軸距稍長一些,車身卡在4米內,本質還是A00級,但明顯比海鷗要大一圈。
吉利星愿、納米01,車長都超過4米,軸距達到2650mm級別,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海鷗、繽果的車寬都是1米7出頭,納米01和星愿都超過1米8,所以后兩款車型其實已經到了A0級小型車級別。
最后是埃安UT,整體尺寸再上一級,軸距2750mm、車身4270mm,尺寸全面超過了比亞迪海豚,和定位緊湊級的大眾ID.3看齊。但是埃安UT的定位,依然是小型車。
因為海豚、ID.3主銷價都在10萬以上,而埃安UT價位基本在10萬內,所以星愿和埃安UT面對海鷗、繽果等微型車,都算是從上而下的錯位競爭。
03
空間&舒適性:上市越晚,優勢越大
10萬內的電動小車,主要任務就是城市代步,海鷗、繽果能賣好,不是說空間有多大,而是后排能坐得下成年人,雖然算不上舒服,但對代步車而言已經足夠。不過,如果同樣的價格,能買到前后排都更舒展、寬裕的車,那自然也是好事。
▲比亞迪海鷗
▲五菱繽果
簡而言之,海鷗和繽果的后排基本都屬于“能坐”,即便空間剛夠,座墊高度、靠背角度都有些憋屈。尤其是繽果的后排,靠背陡、座墊低,類似7座SUV的第三排,處于小板凳的狀態,乘坐時間超過20分鐘對乘客就有點折磨了。
▲納米01
相比之下,納米01車長僅4米出頭,但軸距比繽果長了整整100mm,后排寬裕了不少,雖然靠背也不算舒展,但座墊高度更合理,已經可以滿足中短途出行了。
▲埃安UT
▲吉利星愿
表現最好的是吉利星愿和埃安UT,得益于電動平臺的優勢,在有限的尺寸下做出了類似傳統燃油車緊湊級別的后排空間,同時座墊、靠背角度也更合理,后排乘坐已經算得上比較舒服,適合較長時間的乘坐。
04
動力&續航:續航200-400km皆有,角色不局限于代步
10萬內電動小車的主要任務是市區代步,但部分車型的續航和動力表現,已經不局限于代步。
5款車型都是單電機兩驅,除了星愿是后驅外,其余皆為前驅,幾款車型的動力水平也有很大的差異。
海鷗全系動力都是75馬力,極速130km/h,算是能上高速,但動力有限,一般情況下不建議上高速。繽果入門版41馬力,極速100km/h,且續航只有203公里,就是純代步車了,中高配版68馬力,極速130km/h,和海鷗相當。
星愿的動力分為79馬力和116馬力兩個版本,極速分別是125km/h和135km/h,高功率版本的動力表現相比海鷗、繽果就有本質提升了,配合410公里的續航,已經具備中短途出行的能力,但是長途出行依然比較吃力。
納米01的極速達到了140km/h,但動力只有95馬力。表現最好的是埃安UT,全系都是136馬力的電機,極速達到150km/h,兩個參數都是最高,但是考慮到更大、更重的車身,動力表現和星愿的高功率版比較相近。
以上幾款車型,除了納米01之外,其余4款車型在8萬元區間里都有400公里以上的純電續航,不同需求的消費者基本在這個價位是個分水嶺。僅僅代步就買8萬元以下的中低配,需要兼顧跨城出行,星愿、埃安UT的大電池版本會比其它幾款車型更適合。
05
主/被動安全:海鷗遙遙領先
安全性能是這幾款電動小車配置差異最大的地方。
首先是氣囊數量,海鷗、星愿都是起步4氣囊、高配6氣囊;繽果、埃安UT則是起步2氣囊,高配4氣囊,繽果全系沒有6氣囊;而納米01則全系一視同仁,都只配了前排主副駕的兩個氣囊。
主動安全方面,海鷗除了6.98萬的最低配,其余全部配齊主動剎車、哨兵模式、360全景影像和天神之眼C高速領航輔助,其中哨兵模式、高速智駕,都是同級別的獨有配置。
繽果就很寒酸了,駐車雷達只有車尾、次頂配給到了360全景影像,其余各種主動安全、智能駕駛層面的配置,基本都缺失。
星愿、埃安UT、納米01的情況,都比繽果強一些,但各自主動剎車的門檻都非常高,基本都是頂配或選配,也只有埃安UT的頂配,才給到了L2級駕駛輔助。
綜合來看,海鷗的安全性配置——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安全配置,在10萬內的確遙遙領先。
06
座艙/車機功能:幾款車型差異明顯
來到10萬內這個價位,鋁合金輪轂、全LED大燈普遍都還不是標配,電動后備箱、電動天窗等功能,也比較稀缺。
主銷版本中比較能拉開差距的,一方面是四門車窗一鍵升降和后視鏡電動折疊,幾款車型配置情況都不大相同,埃安UT最全面,但都只給到頂配,主銷款比較全面的,則是海鷗和納米01。
另一方面比較關鍵的差異,則在于車內的屏幕和車機。這方面海鷗、星愿的中控屏,都分大小兩個版本,繽果全系是10.25英寸的小屏、埃安UT和納米01則都是全系標配大屏。
不過海鷗和納米01的大尺寸屏幕,也都是12.8英寸,和星愿、埃安UT的14.6英寸,視覺觀感的差異比較明顯。
最后是無線充電這個配置,繽果、埃安UT全系缺失,海鷗從次低配開始出現,但并非快充,只有星愿和納米01配備了50W無線快充。
07
舒適配置:繽果明顯落后
最后是舒適性配置,和后排空間一樣,對于城市代步車,舒適性配置的優先級并不高,基本就是夠用就行。海鷗、繽果這兩款上市較早的車型,也確實是走的這個定位。
例如方向盤的材質,海鷗頂配、繽果次頂配才用上皮質方向盤,但海鷗標配了皮質座椅,繽果從7.08萬的中配配上皮質座椅。相比之下,星愿全系標配了皮質方向盤和皮質座椅,是5款車型中門檻最低的。
電動座椅方面,5款車型基本都是從中配、中高配才配備了主駕的電動座椅,除了埃安UT的頂配外,其它車型副駕都只有手動調節。
比較進階的座椅加熱,繽果全系都不支持,海鷗從次低配就已經給到,星愿、納米01要到8萬元以上才配備,埃安UT更是只有10.18萬的頂配才給到。至于座椅通風,5款車型中只有納米01的中配以上才在主駕配備。
音響系統方面,繽果起步只有2個揚聲器,海鷗和繽果中高配為4揚聲器。其它3款各有6揚聲器,但也都不是標配。
最后比較重要的一點,是后排出風口,這里只有星愿和埃安UT的中高配才出現,其余車型都沒有后排出風口。
08
駕仕總結
通過尺寸、動力、功能配置的對比能看出,10萬內電動小車這個細分市場,熱門車型的定位都存在比較明顯的差異。
繽果和海鷗尺寸小、空間小,動力勉強夠用,都相對更適合當城市代步車,星愿、埃安UT的空間要大一些,同時動力、極速也更高,可以進行一定的跨城中短途出行。
作為細分市場標桿,海鷗最大的優勢,無疑是同類產品唯一配備完善主被動安全系統的車型,2025年“天神之眼”在比亞迪車型的全面普及也進一步提升了海鷗在智能層面的競爭力。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天神之眼”不單單是幾項功能,而是圍繞著包括各種感知硬件、芯片升級而來的一系列主動安全功能的提升,其中甚至包括電容方向盤(沒有這個配置就無法監測駕駛員在智能駕駛輔助功能開啟時是否手扶方向盤)。
但在日常使用的時候,星愿、埃安UT的整體產品力和性價比,以及可感知的舒適性,都明顯比海鷗、繽果要更突出——這些也是通過車型定位“高半級”的錯位競爭策略而實現的。
10萬內的電動小微車型,貢獻了接近三分之一的純電車型銷量,而這個細分市場目測還沒有完全飽和,相信不久的未來,還會有其它主流廠商向這個細分市場投放更新、產品力也更全面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