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進口的一批汽車零部件在運抵長春倉庫后,企業通過線上向長春海關所屬長春興隆海關提交“產品合規性聲明”及貨物驗收報告。海關關員隨即完成合格評定。5分鐘后,這批零部件即被放行并投入生產線使用。這標志著進口汽車零部件“合格保證+符合性驗證”檢驗監管新模式在吉林省正式落地。
此次改革是長春海關“高認汽車企業全鏈條數智化監管”項目的核心突破之一。新模式顛覆傳統“事前檢驗”流程,允許企業憑借自主提交的質量合規承諾和驗收證明,對10類進口汽車零部件免于現場檢驗。海關監管重心從“事前攔截”轉向“過程管控”,通過后續抽查、企業信用數據動態監測和供應鏈全程追溯,將監管精準嵌入企業生產周期。
“實施新模式以后,進口貨物屬地查檢時間壓縮至分鐘級,我們急需的原料可以‘光速’進入生產環節,生產效率大幅提高。”一汽—大眾通關業務負責人周寶琨表示。
下一步,長春海關將逐步探索全面對接汽車企業進口零部件物流、倉儲、質量等相關數據,持續優化再造監管流程,推動海關監管向“循鏈”轉變,實現“無感通關”,不斷壓縮供應鏈周期、暢通產業鏈條,更好服務吉林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