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11周,房地產市場延續復蘇態勢,新房及二手房成交同比持續正增長,但區域分化特征顯著。中央及地方政策協同發力,公積金貸款利率優化預期增強,市場信心進一步修復。
新房與二手房市場延續復蘇態勢
新房成交環比由負轉正,一線城市表現突出。本周40個重點城市新房成交面積為238.3萬平,環比上升7.0%,同比上升15.9%。其中,一線城市環比增速達25.2%,同比增速39.2%,漲幅居首;二線城市環比增速7.5%,同比增速15.4%;三四線城市則環比下降8.0%,同比增速轉負為-5.7%。一線城市憑借高能級資源與政策傾斜,成為市場復蘇的核心支撐。
二手房成交熱度延續,但同比漲幅收窄。18個重點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積達215.8萬平,環比上升5.3%,同比增速17.2%。其中,一線城市同比增速46.3%,環比增速11.9%;二線城市同比增速轉負為-0.6%,三四線城市同比增速收窄至8.7%。二手房市場整體維持較高活躍度,但三四線城市需求動能有所減弱。
庫存去化壓力分化,土地市場量價齊跌。12個城市新房庫存面積環比微增0.4%,但同比降幅擴大至16.2%;去化周期環比上升0.7個月至14.5個月。土地市場則呈現同環比量價齊跌態勢,百城土地成交規劃建面環比下降74.1%,樓面均價環比下跌34.8%,溢價率降至1.4%。房企債券融資規模收縮,本周國內債券發行量環比下降57.3%,凈融資額-58.9億元。
政策優化助力市場信心修復
中央政策聚焦需求端與存量盤活。自然資源部與財政部聯合發文,規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用于土地儲備的流程與監管。《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明確“更好滿足住房消費需求”,提出加力推進城中村改造、允許專項債收購存量商品房作保障房、適時降低公積金貸款利率等舉措。其中,公積金貸款利率下調預期升溫,或將進一步降低購房成本,釋放改善性需求。
地方政策差異化調整,精準紓困。廈門出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辦法》,規范保障房管理;杭州優化公積金提取政策,支持租房及保障房購房,并提高住宅品質標準(如層高下限提升至3米);寧波調整契稅政策,將家庭住房套數認定范圍由全市六區收窄至購房所在區,降低契稅繳納壓力。政策“組合拳”通過降低交易成本、優化供給結構,推動市場預期改善。
房企流動性風險仍需警惕。盡管市場成交回暖,但房企債券融資規模持續收縮,疊加土地市場低迷,部分企業資金鏈壓力猶存。政策端需進一步強化房企融資支持機制,同時加快存量項目盤活,推動行業進入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