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旺盛的消費熱情,讓原本計劃在5月6日完成全國上線的淘寶閃購,提前到了5月2日。在京東秒送、美團閃送等強勁對手的環伺之下,淘寶閃購憑借阿里品牌資源整合能力和供應鏈優勢,打出“電商低價+即時配送”模式,希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搶占先機,一場關于速度與價格的“三國殺”拉開帷幕。
淘寶閃購“五一”假期全國上線
淘寶閃購的布局節奏再度提速。5月2日,淘寶官方微博宣布,淘寶閃購提前在全國上線,較此前5月6日完成全國覆蓋的目標,提前4天落地。
快速推進的背后,與當下即時零售市場的火熱態勢緊密相關。京東、美團在該領域密集發放補貼,輿論戰不斷,激發了消費者、商家和騎手對即時零售這種“分鐘級”購物模式的濃厚興趣。
“消費者高漲的興趣,疊加假期消費熱潮,是推動淘寶閃購提前全量上線的關鍵因素;同時,全國城市商戶踴躍報名,也讓上線時間得以提前。”一位接近淘寶的相關人士向大河財立方記者表示,當“1元奶茶”“3元藍莓”分分鐘送貨上門的消息在社交媒體廣泛傳播時,淘寶閃購此時上線,營銷補貼的投入更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盡管淘寶閃購是阿里即時零售領域的新品牌,但即時零售業務對阿里而言并非全新嘗試,因此提前上線并未有太多阻礙。
此前,阿里的即時零售業務分散于淘寶“小時達”、餓了么、盒馬等多個業務板塊。2024年,淘寶App首頁改版,頂部灰度上線“小時達”一級入口。彼時的“小時達”更像是一個流量入口,阿里旗下不同業務在該入口各自運營:例如在“小時購”入口購買奶茶,還需跳轉至餓了么小程序才能完成交易。
而此次升級為淘寶閃購后,淘系內部的即時零售相關業務統一由其全面負責,實現資源共享。

“電商低價+即時配送”能否兼得?
隨著淘寶閃購的入局,即時零售行業正式開啟京東秒送、美團閃送與淘寶閃購的 “三國殺” 競爭格局。相比美團在即時零售領域已積累的品牌影響力,以及京東憑借品質切入該賽道的策略,淘寶閃購的核心優勢更多體現在供應鏈層面。
早在2020年6月“小時購”業務開啟初期,除接入盒馬、大潤發等商超門店資源外,Apple 授權專營店、綾致集團、農夫山泉等品牌也相繼入駐。近年來,淘寶“小時達”持續面向淘寶天貓所有品牌和商家開放,只要商家具備本地倉且能滿足即時配送需求,即可報名加入,由“小時購”助力其為周邊用戶提供即時配送服務。
升級為淘寶閃購后,品牌商家的覆蓋速度有望進一步加快。據淘寶閃購此前規劃,其目標是覆蓋200個核心連鎖品牌,并加速引入數碼、服飾、母嬰等高價值品牌。這一商品結構,與部分即時零售平臺上60%白牌商品拉開了差距。
在價格方面,阿里試圖將多年積累的成熟品牌商家資源整合至淘寶閃購,以此打造“電商低價+即時配送”的競爭優勢。
“以前也常在即時零售平臺購物,配送速度比電商平臺動輒幾天到貨要快很多。但問題是商品價格普遍偏高,大多只在應急場景下使用。”鄭州市民胡女士說,她曾因出差手機丟失,在某即時零售平臺購買iPhone,價格比同期電商平臺高出1000多元。
然而想要實現“電商低價+即時配送”的目標,僅靠一時的補貼大戰線難以完成。需要平臺和商家持續優化“人、貨、場”關系,才能實現庫存效率與用戶體驗之間的平衡,這也將是即時零售市場更深層次的價值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