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鵬P7+第五萬臺量產車駛入肇慶工廠生產線時,這個數字既是爆款的最好證明,也是小鵬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每2.6分鐘就下線一臺車、每售出3臺20萬級新能源車就有一臺小鵬P7+。這款車型以“智能平權”重構市場規則,也是繼小鵬MONA M03的又一爆款車型,何小鵬似乎已找到“爆款”密碼。
邁向“爆款”的三步
小鵬P7+之所以能賣得好,原因只有一個—高配低價。全系標配圖靈AI智能駕駛系統。而且無需或訂閱也能實現高速NGP、輔助泊車等功能。這性價比讓消費者直呼“過癮”。關鍵這套系統還可靠,其可靠性勝于傳統車企的L2級輔助駕駛。更關鍵是,小鵬將這套原本30萬級車型的配置,以18萬級價格推向市場,將智能駕駛=高價的潛規則打破。
能備受好評,除了配置上,空間也是優勢之一。能比肩SUV的大型純電轎車,5米車長,3米軸距,88%的空間利用率等,能裝下33個20寸行李箱。這種轎跑外形+SUV空間的設計,精準擊中年輕家庭的痛點。據統計,95后用戶占比76%,已婚用戶達75%,每4組試駕用戶即產生1個訂單。這也看出,該車型能覆蓋許多細分市場,包括SUV。
另外,小鵬通過“去寧德化”策略,將電池采購成本壓縮15%。其自研800V SiC高壓平臺與5C超充技術,讓小鵬P7+僅10分鐘可補能420km,同時通過CTC電池底盤一體化,將BOM成本再降10%。這樣的技術普惠,也源于肇慶工廠的“智能制造大腦”,通過AI算法預測零部件需求,將生產周期縮短至2.6分鐘/臺,這也很快解決供不應求的情況,好讓用戶快速交付。
讓傳統車企產生“焦慮”
為何會說小鵬P7+會讓傳統車企產生焦慮呢?因為小鵬P7+的爆發式增長,正在沖擊燃油車的壁壘。據數據顯示,每3位P7+車主中就有1位來自燃油車置換,其中,德系、日系品牌占比40%,不由得讓傳統車企加速智能化推進。
小鵬P7 +的成功,驗證了"技術下沉+規模效應"的可行性。其2025年1月交付量達30350 臺,同比增長268%,將特斯拉Model3拉下20萬級純電銷冠寶座。
若其他新勢力漸漸復制這一模式,燃油車市場份額或進一步壓縮,尤其在20萬-30萬元價格區域形成“新能源替代加速區”。
加速全球化,資本市場信心重構
小鵬如今的勢頭算是“順風順水”,憑借國內市場的成功,小鵬或將加速全球化,未來可能借助P7+的產品力開拓歐洲及東南亞市場。同時,小鵬AI的生態布局,如飛行汽車、機器人等,將受益于P7+帶來的現金流和品牌優勢。
另外,P7+持續熱銷也為小鵬股價注入強心劑,今年股價累計漲幅46%。若后續G7、增程SUV等新品能延續爆款邏輯,小鵬有望擺脫新勢力第二梯隊的標簽。
汽車網評:
小鵬P7+的5萬臺下線,本質是一場關于技術普惠的勝利。銷量爆發并非偶然,結合用戶需求、技術降本和創新的商業模式,重新定義“家用車”的價值標準。讓技術紅利真正惠及大眾,相信小鵬在未來將會繼續打造更多“爆款”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