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延長到10天,過境免簽政策太好了!我在中國能去更多的城市、待的時間更長了!”多次從浦東國際機場入境的加拿大籍旅客Anderson告訴記者。
Anderson就職于一家服裝企業,他時常往返于浙江代工廠和上海、廣州的經銷門店,原先144小時的過境免簽停留時間總是讓行程很緊張,停留區域也受限,每次出境后,重新從廣州入境再次申請臨時入境許可,在無形中增加了經濟成本。
自去年12月17日起,國家移民管理局全面放寬優化過境免簽政策,將過境免簽外國人在境內停留時間由原72小時和144小時均延長為240小時(10天),同時新增21個口岸為過境免簽人員入出境口岸,并進一步擴大停留活動區域。
記者從上海機場邊檢站了解到,截至今年3月16日,過境免簽新政實施滿三個月,浦東國際機場口岸共有超1.1萬名外籍旅客享受了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帶來的便利,同比去年適用144小時過境免簽人數增長了52%。據悉,經浦東國際機場口岸申請240小時過境免簽入境的外國人中,以俄羅斯、美國、英國、加拿大、瑞典等歐美地區人員居多,占到總數的九成以上。
3月16日,乘坐KL895入境的瑞典籍旅客Alsterklint一家將上海作為中國游的首站。當移民管理警察辦理完臨時入境許可手續后,Alsterklint開心地接過護照,他告訴記者:“10天的中國之行我們會在上海和深圳游玩。”據統計,超半數的過境免簽旅客會像Alsterklint一樣選擇在多個省市停留,過境免簽政策放寬優化帶來的過境便利和引流作用逐步凸顯。
據上海機場邊檢站介紹,為助力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在浦東國際機場口岸有效實施,保障過境旅客順暢通關,上海機場邊檢站推出“兩提前、一升級”保障舉措:通過研發精準勤務輔助系統,實時研判客流動態,高峰時段提前開足查驗通道,讓旅客通關更高效;根據航司預申報信息提前完成過境旅客信息預檢,簡化旅客到達現場后查驗流程,減少候檢時間;將全部查驗通道升級,增設臨時入境許可打印設備,實現所有通道都具備過境辦理功能,著力提升口岸通關效能。
此外,該站還安排“百人外語志愿服務隊”民警24小時值守,為出入境旅客提供多語種應急翻譯、政策咨詢、暖心幫助等,同浦東國際機場外籍人員一站式綜合服務中心開展聯合志愿服務,全力打造一流口岸營商環境,助力上海打造中國入境旅游“第一站”,更好促進“通關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