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激烈的市場競爭,讓不少新勢力車企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不過,哪吒、威馬和極越三家新勢力車企最近一度出現起死回生的跡象,這出乎不少人的意料。
誰是這三家車企的“白衣騎士”?
據媒體報道,前極越汽車公關總監徐繼業稱,極越正在和3-4家潛在的重組方進行溝通。更有消息傳,浙江極越汽車更名為吉利全資控股的江楓盛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或許吉利將成為極越的“接盤俠”。
無獨有偶,威馬汽車也傳來消息,擁有寶能系背景的深圳翔飛汽車和威馬簽訂了重整投資協議。按照協議,深圳飛翔將向威馬注入100億元來幫助威馬復工復產。為了提振各方信心,威馬也提出了一個宏大的目標:預計在未來兩年里每年推出1-2款新車,并在2027年達成60萬輛,2029年達成100萬輛的目標。
至于,最近也有江西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人民法院的《民事調解書》顯示,合眾新能源(哪吒汽車)同意自今年6月至11月,于每月30日之前向埃夫特支付約819.18萬元。而這背后也有相關人士解讀,哪吒汽車大概率得到了注資。網上甚至一度還傳出了豐田汽車將收購哪吒汽車的消息,不過,豐田中國有內部人士對此回應稱,這個事真沒聽說。最新消息是,哪吒被申請破產審查。
盤活企業的困難超乎想象
這些企業要想復蘇,首要的就是解決債務問題。新勢力車企倒下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資金鏈的斷裂。而對于新進的投資人,其肯定不愿意為過往的巨額債務所拖累。因此,這些企業要想重新站起來,肯定先要和之前的債權人達成一個債務重整方案,這樣才能輕裝前進。
此外,如何贏回消費者的新任同樣需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相比于傳統燃油車,智能電動車雖然無需對發動機進行保養維護,但是其車機以及智駕系統的相關功能都是需要后臺來一直支持OTA更新。而極越、威馬和哪吒都出現過“停服”的情況,后期如何重建自己的公信力,也要費去廠家不少思量。
還有,要想立足國內市場也不容易。從創始人的角度來看,無論是極越的夏一平還是威馬的沈暉,在看到曾經自己一手打造的車企陷入困境肯定心有不甘。但是心有不甘是一回事,要想復活這些品牌并且讓這些品牌躋身主流甚至盈利絕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今年1-4月,國內主流新勢力車企中,達成全年目標完成率的企業僅僅只有小鵬一家。下面這張榜單上的車企,整體體系能力都過威馬、哪吒和極越不止一籌。
要想“起死回生”,既要靠外援更要靠自己
靠外援,是指被大集團兼并收購。未來不排除有少部分新勢力車企可以存活下來,但是絕大多數新勢力的下場無外乎要么就是破產,要么就是被其他體量更大的車企集團兼并收購掉。說到底,汽車行業是一個兼具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行業。這樣的特性決定了規模更大的車企能夠顯著攤薄前期包括研發和制造的大筆投入,提升車企的毛利率。而如果規模體量不夠,則可能陷入賣得越多而虧得越多的窘境。這種情況下,一旦資本投入猶豫一下,幾乎沒有抗風險能力的新勢力車企可能一夜之間就會倒下。
基于此,人們才會憧憬極越汽車回歸吉利。但是理想總是美好的,而現實可能非常殘酷。吉利自《臺州宣言》之后就處在持續收縮調整的階段。極越的整車工程都是依靠吉利,其智能駕駛技術則是直接照搬百度。因品牌過多而開始進行整合的吉利,會愿意再投入資金去成為極越的接盤俠嗎?
而靠自己則是考驗自己的核心研發能力。之前,大眾和Stellantis之所以愿意入股投資小鵬和零跑,看重的是它們比較強的自研能力,并希望通過入股來換得技術轉讓。在國內新勢力中,這兩家車企都是擁有比較強的自研能力的。而相比之下,哪吒汽車的自研能力就相形見拙。因此,即使哪吒希望豐田復制大眾入股小鵬以及Stellantis入股零跑的模式來支持哪吒汽車,但這種可能性并不大。未來,只有那些擁有自己核心技術且能夠通過持續研發來保持自己核心技術領先的新勢力車企,才能夠占得一席之地。單純依靠采購和拼湊打造一款新車型的新勢力車企,不僅難以得到消費者的青睞,也不會被“金主”看上。
點評
盤活新勢力車企,這不僅需要注入大量的資金,還需要解決如何重塑消費者信心的問題,更要找到在競爭激烈的國內汽車市場環境中站穩腳跟的方法。如果只是在技術上依賴簡單的整車集成,在商業上復制過往的經營模式,那么很難長時間立足,這樣的新勢力車企并不存在復活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