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雙擎新動力 引領新變革”為主題的一場中國皮卡消費趨勢研討沙龍近期在北京召開。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國家智能型新能源汽車協同創新中心主任余卓平,雷達CEO凌世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皮卡分會副秘書長、中國皮卡網CEO兼總編輯谷國全,《野生試駕》出品人、汽車行業知名媒體人洪琦等業內大咖共聚一堂,圍繞皮卡突圍命題展開了一場思想深度交流與碰撞的精彩交流。
沙龍主持人,車壹傳媒聯合創始人、車壹條/好車推薦官總編輯楊小林向嘉賓拋出了一系列討論議題——當前中國車市正在被供需失衡、價格內卷的趨勢所裹挾。從用戶需求原點造車,擊穿行業痛點的創新突破更是難能可貴。加之電動智能化的大背景,中國的皮卡消費該如何升級?中國用戶到底需要一臺怎樣的新能源皮卡?什么樣的技術路徑和解決方案是符合當下國情和用戶需求的?我們的產業政策和消費環境該如何為新能源皮卡的普及做好準備?
崔東樹:立足中國、走向世界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市場研究分會秘書長崔東樹首個發表演講,他認為,中國乘用車只占85%,商用車占15%,而國外一個皮卡品類占近20%,所以皮卡的重要性極其重大,“中國皮卡和世界皮卡相比,我們還有巨大的空間,我們在2%左右,而世界皮卡在20%左右,所以立足中國、走向世界是皮卡未來發展方向。”
國內皮卡市場,純電動占4.6%,插電混動占1.7%,包括增程類的,合起來大概占6%的比例。相對于輕卡17%、重卡20%的比例來看,皮卡電動化現在在商用車領域尤其在卡車領域還有巨大提升空間。
新能源皮卡化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長180%,3月份增長220%,呈現強勢增長的良好態勢。尤其是中國皮卡呈現全面高速增長的新態勢,在去年下半年以來到今年上半年,雷達、長安等皮卡呈現快速增長良好表現,呈現月度爆發增長的態勢。
從電耗來看,它們的電耗總體17度、18度電左右,而雷達是百公里15度電,綜合能耗相對領先,總體綜合性能達到超高水平。
崔東樹認為,從綜合評價整體來看,增程式電耗比較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在動力、綜合性能方面來看,插電混動比增程式有更大優勢。
海外市場,2025年1-3月份最新數據,美國皮卡一個月銷售在2萬多臺水平,表現比較強。在大洋洲、澳大利亞,中國的皮卡也有一定發展空間,中國品牌在澳大利亞插電混動皮卡也有不錯表現,正如中國在海外有巨大發展空間,在東南亞和中南美未來都有巨大提升潛力。
谷國全:三個核心挑戰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皮卡分會副秘書長、中國皮卡網CEO兼總編輯谷國全聚焦客戶對目前的新能源皮卡特別混動皮卡的需求、痛點、期望,帶來主題為《混動皮卡的核心競爭力》的分享。
2025年3月份,雷達作為代表,在國內終端市場銷量首次突破千臺,達到1224臺,這個數排到國內皮卡終端銷量的第五。這不單是雷達的成績,它代表了新能源皮卡這一細分類別在終端市場的接受度,或者這一細分領域產品對市場的滲透。新能源皮卡去年整體行業情況不是那么好,它代表國內新能源皮卡市場的突破。
插混皮卡和燃油皮卡對比,特別是和柴油的燃油皮卡對比,要想全面超越,現在柴油是皮卡領域賣得最多的,它的核心挑戰是三個:第一,在復雜場景下插混皮卡本身的可靠性需求能否解決和滿足,第二,細分場景的全方位解決方案能做什么,第三,插混皮卡的綜合使用成本,包括后續維保的便利性。以上三方面是對插混皮卡的挑戰。
如果想占領這個市場,想挑戰燃油皮卡目前的地位,從以上三方面需要解決一些問題:
1,“皮實,不愛壞”;2,細分場景的全方位解決方案;綜合使用成本。
余卓平:沒有必要發動機驅動
同濟大學教授、國家智能型新能源汽車協同創新中心主任余卓平圍繞新能源皮卡的技術路線展開論述。
他認為,近期應該是動力電池+內燃機的發電機的組合最主要。但是到底誰好?“純電驅動比發動機驅動的動力性要好得多,這種情況下,我認為沒有必要發動機驅動,因為混合動力不如純電動好的話,我只做電源的混合。這點上確實有人擔憂,虧電的情況下光用增程器的效率是非常低的,而且要有很大的發動機,否則功率不夠。所以同樣的成本下,一定是純電更好,不是插電混動更好。”
凌世權:雙技術路線
雷達CEO凌世權最后一個發表演講,從產業角度講講皮卡。
“在新能源賽道里,我們始終堅持,作為皮卡,如果從工具、玩具屬性來講,從商乘兩用,我始終認為純電是首選,為什么?很多人說純電車里程焦慮和適用場景,我當年做純電皮卡時,很多人問我有沒有里程焦慮,大家在高速上看到的皮卡很少,一輛車不走高速會走遠嗎?不走遠的車會有里程焦慮嗎?第二,當我們把車兼顧生活和滴滴時,是買插混還是買純電?肯定是買純電。所以我們堅持在這個賽道以純電為主,在輔以其他的像插混,插混推出面對區域性的。”
基于M.A.P雷達瀚海平臺平臺,今年上海車展,吉利雷達還推出了PHEV超級電混家族,搭載雷神EM超級電混系統。不僅擁有傳統皮卡難以企及的強悍動力表現,更以"節能更性能"的顛覆性解決方案,實現了1000公里以上的綜合續航里程。為不同需求的用戶提供了雙技術路線。
技術方面,雷達做到零百加速在6.4秒,滿載加速8秒左右,滿載比傳統皮卡的空載加速還快。在動力方面,雷神動力表現非常優秀,續航超過1000多公里。這些是動力和效率數據,包括電耗油耗。
安全方面,雷達百零制動做到38米,產品技術安全方面做到與乘用車完全相同。
“3月份之后,我們在海南、廣東、浙江、江蘇、安徽的市場占有率,在所有皮卡品類里做到了第二,所以用戶是最直接的,不需要我們教育,我們只需要提供好的產品讓他體驗就可以了。在安全各方面,我們作為企業,提供好的產品給用戶體驗,用戶自然就會選擇,這是雷達對市場的理解。”
凌世權最后講到雷達飛梭,改變這個世界的是手機,后面會是機器人,無人機、智能汽車、機器人這三個都是機器人。
雷達會把汽車和無人機結合起來,過去3年來團隊投入1點幾億,和無人機聯手合發P70,巡檢、巡邏、市政,比如春節高速堵得很厲害,如果10公里一輛無人機巡邏,能夠解決所有問題,雷達正在做這個事情。現在已經向浦東市政府提供3臺車,四川公安交警也在做這件事情。
“很快在市場上會看到我們推出以雷神動力為主,作為PHEV的純電產品,在雷達萬能棧和戶外生態的產品,就是我們的超級電混皮卡!希望‘電比油低,電比油強’,用相同的方式給全球的皮卡產業,就像中國的新能源與智能在乘用車的改變方式,在全球皮卡方面也用相同的技術加上場景來改變整個行業!”
皮卡電動化最優解
演講過后,幾位嘉賓進行一場圓桌討論。
“油電混是場景互補還是趨勢替代?”針對這一議題,崔東樹從市場角度一句話總結為“燃油守存量,插混搶增量,純電拓藍海”。余卓平認為,混動是燃油和純電之外的全能選手,同時要先解決成本和可靠性的平衡難題。凌世權認為,油電混動的驅動方式,可以為用戶提供多元化的使用場景,并且具備諸多自帶優勢,能夠滿足用戶“既要又要”的需求,當燃油車還在糾結“省油”時,插混皮卡已開始定義“省心”。洪琦不否認油電混共存是皮卡江湖的完整生態,但純電和混動才是未來。
聚焦“皮卡電動化最優解”的討論時,崔東樹篤定“插混皮卡是終極路線”,余卓平保持開放觀點,認為技術永遠在動態博弈。凌世權則提出雷達插混技術是從油到電的升維革命,他將其定義為“進化”而非過渡。洪琦同樣從兩方面表達看法,插混是六邊形戰士,不過最終選擇權還在用戶和市場手中。
對于新能源皮卡在差異化政策下生存現狀,崔東樹呼吁行業需統一“綠牌皮卡”定義,避免地方各自為戰!凌世權則希望能給新能源皮卡一張“獨立身份證”。在他看來,當所有皮卡都達到乘用車的排放和安全標準,皮卡進城的限制政策自然就會放開。吉利雷達,愿意做第一個“達標者”。洪琦從發展角度提出,若要支持發展,應先讓皮卡和乘用車平權。
在本場沙龍末尾的QA環節,在場參會人員對吉利雷達的爆單密碼和國際布局表現出更多的關注。今年3-4月,吉利雷達銷量連續破千,原因在于金剛、地平線等優秀產品持續上量,市占率超60%。搭載雷神EM-P超級電混系統的電混皮卡,也憑借1000km+的強勁續航解決用戶痛點,持續為其積累市場口碑。
放大看
目前,吉利雷達已通過中東、東南亞等經銷商渠道出口50多個國家,未來還將進軍歐美市場,以國內+海外雙線并進路線,最終實現全球新能源皮卡市場TOP3目標。
依托前瞻性的市場洞察、深厚的技術積累,吉利雷達已經站上新能源皮卡市場的領先坐席。在純電、插混雙擎動力模式+場景定義的長線戰略支撐下,吉利雷達成功演繹了皮卡轉型新范式,并以重新定義中國式新能源皮卡的魄力,加速引領行業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