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四青年節。1919年5月4日,一批先進知識分子和革命青年,為著一項嶄新的事業、為著一個嶄新的中國,振臂高呼、英勇奮斗,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青春奔涌的高光時刻。
106年后的今天,青年如何與時代同頻共振?什么樣的人生事業值得我們去追求?
4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囑托青年創新人才:“人工智能是年輕的事業,也是年輕人的事業。”這指出一個明確的事實:個體的事業與時代的需求從來密不可分。當青年能夠將自己放到時代的脈絡中找尋自身定位,青春的迷茫與困頓也會隨之豁然開朗。
青年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青春更可以是干事創業中的拼闖突圍。年輕的事業遍地生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去探索、去創造,去書寫屬于自己的黃金時代吧。
任何一個時代都有年輕的事業,它們當中往往蘊含著開拓未來的力量。從這一點上看,年輕的事業恰如一個個初長成的年輕人,既有無限可能,也有無限動能。
年輕的事業往往是站在“巨人肩上”的智慧集成,代表著一個時代所能觸及的高度。從以DeepSeek為代表的AI助手深度參與人們的生活日常,到人形機器人馬拉松熱鬧開跑,再到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帶著飛天逐夢的豪情從天外凱旋……人類文明的進步往往是由這些當下看來“年輕的事業”引領和推動,它們帶著我們去看過去未曾見過的風景,也感受過去未曾感受過的新意。年輕的事業對于我們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在風云變幻的時代潮流中不掉隊,更意味著在不遠的未來掌握發展的主動權。 年輕的事業同時也是充滿諸多未知的事業,這也使它具備了開啟未來的無限可能性。事實上,年輕的事業由于大多還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與各種生活場景的連接還不充分,因而本身就是一項極富開創性和想象力的事業。如同20多年前為適應電腦游戲發展研發的圖形處理器(GPU),成為當下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硬件,很難預設人們抱以巨大熱情所投身的年輕的事業,未來會在什么領域結出超乎想象的碩果。充滿未知與想象的事業,呼喚著這個時代最敢想敢干的人們投身其中,讓有心栽花與無心插柳共同交織出一個蔥蘢繁盛的未來。
與人工智能交流的年輕人們 圖片由AI生成
當年輕的事業成為年輕人的事業,蓬勃勢能中自有“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速度與激情。
這速度上天下地。扎進新事業的星辰大海,青年人聚焦國家戰略需求,貢獻青春智慧。在三星堆考古一線,“90后”考古隊員許丹陽等運用新科技為考古賦能,成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的參與者和發揚者。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太空出差”183天,宋令東成為我國首位進行出艙活動的“90后”航天員。他們向深厚的土地追問、向浩渺的星空求索,用創新思維和方法,奉獻青春才智,在新征程中唱響各自的青春之歌。
這速度向新而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浪潮已經開啟。無論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科技,還是航天事業、智能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青年人用活力、熱情與創新,勇立潮頭,投身于科技創新的實踐。四川大學趙海波、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研究所徐兵杰、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柴曉明等四川青年人才,他們或長期從事阻燃高分子材料研究,或致力于高性能量子密鑰分發,或聚焦新質新域需求為核動力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青年人和時代同頻共振,用科技“蜀”光,搶占智能發展制高點。
這速度青春勃發。在四川宜賓,“85后”高級工程師張彬正帶領團隊攻克“低成本高能量密度電池正極材料產業化”及“高能量密度固態電池正極材料”等核心技術難題。剛獲得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的涼山州昭覺縣三岔河鎮三河村黨支部副書記兼村團支部書記洛古有格,帶領村民走出了一條產業興、鄉村美、百姓富的振興之路。青年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用獨特的視角、無限的創造力,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在對時代使命的挺膺擔當中,一代代青年精氣神充盈、德才智展現。如今的年輕一代,正在年輕的事業中發揮青年價值,跑出新事業發展的“中國速度”。